導師
鄭宜農|歌手、邊走邊聽有限公司創辦人
創作歌手、演員、寫字的人。
發行個人專輯《海王星》《Pluto》《給天王星》
《水逆》以及多首影視主題曲。
著有童書《風中的小米田》、
短篇集《幹上俱樂部:3D妖獸變形實錄》、
散文《孤獨培養皿》,
目前仍持續產出音樂與文字創作,
征戰台灣各大音樂現場,
並於2023年以《水逆》 專輯獲得第34屆金曲獎
精選心事
From:L
代表動物:貓咪
年齡: 26~33
職業:平面設計師,目前是MA學生
投稿議題:探索自我、情緒議題、
(不分類)想細細傾訴的話
很常感覺到若有似無的迷惘,
像是在空氣裡的一縷縷輕煙的程度,
或是像霍格華滋要抽取記憶的那樣般細瑣。
一直都會不確定是否選擇正確,
總覺得有天會全然皆失。
人生的安排與設定是真的有的嗎?
我們到底會像是波瀾一般被推著往前邁進,
或是自己掌握水流呢?
我知道自己還在成長,
但也有許多描述不出 探索未盡的感覺發酵在心底。
printroom第一次做版畫。課程像極了歐美童書界精英武林大會,作為唯一一位來自香港的學生,自知visual storytelling不夠強, 反覆練習,雖然不就保證能成為好的繪者,正如一個人肌肉訓練夠,也不等於是出色的運動員。及後不得不暫停,重返校園取學生證,職員問我要學校掛頸證件繩嗎?我差不多接近搶的掛在身上。「我想成為畫家。」是小學一年級小息時和同學邊跑邊大聲說的。
與人類之間的情感是我理解自己很難切割的部分,
擔心建立連結,擔心連結之後的失去。
出國是一直以來的心之所向,
中間磕磕碰碰的,目的地也從日本換到英國。
實際在這的每一天,大多時候都很感謝自己的決定。
覺得世界真的好大,
但有些時候仍會被自身的性格與其他給限制住的感覺。
還是覺得自己擔心與顧慮的太多,
還是時間到了自然就會理解了有些時候的交叉點遇到的某些人類,真的會讓些事情轉彎。
若說要詢問什麼..
大概想詢問要怎麼更坦然的面對關係以及關係的失去,
我的設定一開始就沒有爸媽陪伴,
但的確有親戚撫養我長大,
也許嚴厲 但我很感謝他們,
但仍存在著溝通的議題,總沒有辦法坦然說出心裡的話。
好想告訴他們我有一個穩定的交往的女友,
只是一想到他們可能會生氣或傷心,就開不了口。
很有趣。
若說要詢問什麼..
大概想詢問要怎麼更坦然的面對關係以及關係的失去,
我的設定一開始就沒有爸媽陪伴,
但的確有親戚撫養我長大,
也許嚴厲 但我很感謝他們,
但仍存在著溝通的議題,總沒有辦法坦然說出心裡的話。
好想告訴他們我有一個穩定的交往的女友,
只是一想到他們可能會生氣或傷心,就開不了口。
總覺得預感之中,
女友有一天也會離開(生命上的)
就是一切大致上都相處得太好了 覺得不對勁的那種感覺
導師回覆
親愛的L,
就物理上而言,地球上發生的任何大大小小的事件,對宇宙來說就只是一些小粒子無聲飄蕩,但是人這種生物總是很努力地為了存活以外的理由,例如與他人的羈絆,與自己的約定,或是單純對於尋找存在意義的執著(夢想、才華、成就、身價)而奮鬥,因而在自己與他人的心中,體認或被體認到「存在」。
以此類推,「害怕失去」本身應該也就是一種存在的應證了吧。因為害怕失去而在這裡問問題的你,已經扎實地存在了,想想這件事,我自己是覺得挺美麗的。
也因為我們存在,所以失去變成一件有重量的事情。當失去無法避免,我們的存在也無法避免,害怕著的你,現在真的很努力地活著。
為此,辛苦你了。
其實我無法回答人要如何淡然看待失去這一題,因為就我個人而言,並沒有想要淡然的慾望。失去就認真痛苦,痛苦中會長出更不一樣的自己。一次一次的痛苦然後生長,
有一天變成更知道怎麼去愛與被愛的人,或者可能這輩子都沒辦法學會,最後在痛苦中結束人生,但這不就是人嗎?不過針對現在的各種關係,不管是跟家人、朋友還是愛人,我倒是有一些建議:因為害怕碰撞而不願碰觸,別人可能也會不知道怎麼用更好的方式去愛你。如果想要改變自己內裡的現狀,把這份害怕分享出去,讓在乎你的人一起承擔看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當然,如果你評估過後,發現自己真的不想要承受巨大的波瀾,比較想要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在心裡跟害怕共處,那也沒關係的。只是,不同的選擇都有不同的好與
壞,不管你怎麼選,都不會是完美的。上述只是一種基於想要改變現狀的前提而提出的可能性,參考看看:)
By 木蘭解憂導師 鄭宜農
精選心事
From:蘑菇
代表動物:狗
年齡: 18~25
職業:在學中
投稿議題:探索自我、生活平衡、
家庭議題、人際議題
想對木蘭說的話:
謝謝木蘭開了這個活動,可以讓更多有些困惑或煩惱的人可以獲得一點意見幫助他們走得更長久!
我想和導師們說說關於我的心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很害怕被別人不需要、遺忘,使得每當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我都會看起來是最積極以及奉獻很多的那個人,也會為了朋友赴湯蹈火,每當一起結束一段旅程的時候,心裡都會反思自己有沒有可以再改進的地方,其實自己很疲憊,雖然有人建議過我說這不是一個正常友誼關係,不過我覺得和他們相處很開心、很好玩,確實最累的,之前在求學階段有遇到過嚴重的霸凌,但我不確定是否是因為這件事讓我對於事情處理事務或交友方式而有影響。
而有影響。
在我的交友圈裡面會幫大家分成各個不同功能的朋友,有些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這件事情很好,但我卻沒有一個可以隨時在身邊的朋友,因為在交友圈中都可以混入各個圈子裡面,但當大家都各自回去他們的圈子中的時候,我卻變得沒有依靠沒有方向。
說到這裡想再提一下關於家人的部分,這些問題其實都有和家裡的人討論過,但可能是立場和年紀不同,親人只覺得這是青少年小朋友才會去在意的,等到自己出社會上班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在意了,這些話可能是對的,
但卻沒有想過在這個時期沒有發展好的友誼關係,到了未來會對我有什麼影響。另外也想和大家分享說關於我的家庭,也許這些最大的根本是家庭,因為常常在家中會困惑家人對我的關心,我並沒有受到虐待或是其他的傷害行為,但家中沒有停過的吵架和喊罵,也讓我不想回家或是停留在家中,不過最後去當和事佬的也是我,雖然免不了各個角色的吵架,但至少因為我可以小小停息,讓生活安靜一些,說到這邊希望導師們可以給我一些建議或是該怎麼做去讓我自己快樂一點
導師回覆
親愛的蘑菇,
關於你的問題,我想我們可以解讀為:你渴望用積極奉獻來與人產生連結,卻反而讓自己陷入更孤單的處境,對嗎?關於奉獻,有些人是真心很喜歡,看到別人開心就會開心。這種性格比較不會糾結於有沒有獲得回收,也就能在奉獻之中過得比較自在。沒有怎麼樣的個性比較好,所以你不是這樣的話,也完全沒關係。
奉獻有想交換的東西,現在你說出來了,這是很好的一步。我想說的是,如果沒有正視自己的需求,也就不會有表達這份需求的能力,那麼,身邊的人自然也就不會知道你的需求。
想談心,想被了解,想有更深刻的連結,其實沒有人能夠在天生完全不努力的情況下,就自然地達成。如果沒有自己主動給予心裡面的想法,別人其實也沒有義務主動去挖掘、理解。有點殘忍,但撇開伴侶關係以外的關係,給予雙方不理解的空間與自由,關係才會健康(伴侶是另外一題喔!這邊先不討論)
當然,自己主動去建立更深的連結是有風險的,可能不會立刻得到想要的東西,畢竟頻率這種事情,真的很靠緣分。但如果不想停滯在原地,想要解決不被理解的孤寂,我給你的建議會是:就先努力看看。去找一個你信任的人,把你丟上木蘭這裡的問題告訴對方,看看對方會有什麼反應。或許會冒著失去這段情誼的風險,但一個人如果有一天能夠很知道對各式各樣的人怎麼知所進退,一定都是練習得來。基於以上,我覺得其實沒有人能夠教另外一個人怎麼更快樂,因為沒有人比你自己更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面對自己,才有機會找到改變的可能。加油。
By 木蘭解憂導師 鄭宜農
精選心事
From:聿姀
代表動物:狗、熊、狐狸
年齡: 26~33
職業:學生
投稿議題:多
想對木蘭說的話:
謝謝木蘭雜貨店的活動,
讓我可以找到樹洞、說出煩惱跟疑惑(笑)
我是一個會常常放大檢視自己的人,對自己的標準很高、內在壓力很高的人。因此對每一件事情都會過份地認真,非常多思多慮,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會因他人的批判和誤解跟貼標籤而感到痛苦,除此以外還是一個情緒很多很難搞的人(笑)也常因為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常常會把自己壓垮之後變成完全不想動的樣子,想請問各位是如何在生命之中找到中間值跟生命的彈性的呢?現在是專寫論文的研究生,也常常因太恐懼、太挑惕而寫不出論文,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有時也會文思泉湧地寫出東西,但也是寫一下就退縮了,也
常常在一些不需要的地方過分認真、盤旋,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也多有懊悔的情緒,覺得自己寫的很糟糕,想請問如果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時,各位的經驗是如何面對的呢?
,
導師回覆
親愛的聿姀,
對於過分認真的自己感到困擾,是因為真心不喜歡這樣的自己,還是困擾於沒有人能接納自己這樣?我覺得分清楚這件事,對你會滿有幫助的。
如果認真的事情是好的、有道理的,並且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你有「說服他人的能力」,那麼,過分認真其實不會是一種「錯誤」,一種需要導正的性格。
如果現在自己的這份嚴肅感覺不被接納,我覺得,你也許可以在認真的事情上先更加努力,增強理解力,去把事情看得更全面、更深入,然後練習怎麼樣把這份認真表達得更精確,或是更有吸引力。有一天如果能夠讓別人欣賞你的過分認真,那會是很棒的事情。當然,如果不想經歷在把自己變強以前各式各樣的陣痛(可能會不斷地體驗到自己表達上的缺失),那大可以從現在就不要那麼認真了,這真的不是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你會在這裡提出這個問題,應該就是不想改變自己的過分認真吧,那我推薦你努力看看。關於壓力題。
每件事情都求好,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可能基於兩種原因:1.想要獲得他人的肯定,無法接受不被肯定的自己。2.真的很愛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所以無法認同沒有做好這件事的自己。
前者是基於與世界的關係,後者是跟自我的共處,如果想要調整,兩者的路徑會有點不一樣。
以1.來說,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承認自己就是超想被世界肯定。當你接受了這樣的自己,所有的壓力都有了很明確的理由,這很重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努力,能夠讓伴隨而來的壓力成為不再是壓垮人的東西,而是動力。
例如:其實很想被教授稱讚,但沒有得到。沒關係,繼續努力增強自己,總有一天要聽到教授親口說出一聲「還不錯。」
當你真的產生這樣的決心,應該就不會有心思去把自己解讀成一無是處的了~
至於如果你的狀況是2.那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偶爾要讓自己休息,要懂得停下來喘口氣。其他的,應該就不是任何人能置喙了。
以上,希望有給予實質的幫助。
面對自己,才有機會找到改變的可能。加油。
By 木蘭解憂導師 鄭宜農
精選心事
From:予
代表動物:貓咪
年齡: 18~25
職業:學生
投稿議題:情感議題
大學的時候跟前任男友在一起,當時他有一段時間都沒有工作,因為我在外縣市讀書,所以自己住,交往不久後他便跑來跟我住,吃我的、住我的、花我的錢,我省吃儉用,一天只吃一餐,讓他吃飽三餐,用零用錢和以前存的畢旅基金才勉強養活他,他卻說不想再過低品質的生活,所以對工作挑三揀四,花我的錢也大手大腳,過了半年他才終於有稍微穩定的工作,至少可以出的起自己的生活費。後來他漸漸對我不上心,我發現我以前的容忍並沒有換得好的未來,於是我在交往兩年後提出分手,他不愛了,提出分手的卻是我。
我知道他很糟,但我怕不會有人再愛我,我也不確定我究竟有沒有真正愛過一個人。
一年多過去了,他有了新的伴侶,我卻一直保持單身,好像驗證了一旦離開他,就不會再有人愛我,我真的好難喜歡這樣的自己,常常陷入茫然無措的狀態。
,
常常在一些不需要的地方過分認真、盤旋,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也多有懊悔的情緒,覺得自己寫的很糟糕,想請問如果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時,各位的經驗是如何面對的呢?
,
導師回覆
嗨予,
謝謝妳的提問。說真的這一題我沒辦法給妳什麼幫助,因為一個在雲端用文字與妳對應的人,應該不會是那個可以幫助妳去了解自己跟愛惜自己的人。
只能跟妳分享我個人的認知:有一天我了解到這世界上最該愛自己的人,其實就是自己,反言之,妳其實無法要求被愛,但妳絕對可以自由自在地喜歡自己,然後藉由這樣
的自在,來讓妳身邊的人也可以無壓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喜歡妳。
基於此,也許可以先問問自己喜歡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然後努力去成為那個自己喜歡的人。
如果遇到一個問題是「喜歡的人的想像門檻很高」,「離自己很遙遠」,那我覺得這就是妳個人需要反省的地方了,因為這是價值觀的問題。
人的人生是無法比較的,妳想像中的美好的人生,也一定有很多不完美的問題。
不要因為這個世界對「好」的定義,而小看自己不在這個
定義裡的人生。
另外,恭喜妳已經體驗過與渣男相處這件事,精彩人生的to do list可以打勾一項。打過勾了以後就不用再做一次了喔,好嗎?加油。
精選心事
From:H.h
代表動物:水獺
年齡: 18~25
職業:學生
投稿議題:職涯規劃、探索自我
人生規劃_未來的多重選擇、
我是一位大學生,同時也是轉學生,輾轉來到了中文系,在做出這個決定的前後(包含現在),遇到很多長輩或老師都會問我未來有沒有想好要做什麼職業,我每次都答不出來,因為我轉學到中文系的初衷不在於未來對社會和職場的銜接度,實際上,轉學只是本著一個對於文學喜愛的心以及一股傻勁而到了這個地方,也很害怕在未來曾經喜歡的,卻無法提起熱情的時候出現,不知道該怎麼辦,會不會繼續流浪……
導師回覆
嗨H.h,
我首先想問的是:流浪又怎麼樣呢?
當然我們都有必要養活自己、照看自己的責任,為此要面對現實的壓力也是理所當然,但是每一個當下想辦法活下去的同時,如果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喜愛的事物,例如對於文學的熱忱與初心,那文學之神應該會覺得很欣慰很感激吧。
我的意思是,未來找的也許一時半刻無法是離文學本質最接近的工作,但不代表妳就失去了與文學的連結,而文學是可以追求一輩子的事情,所以真的也無需急躁(除非妳擁有強烈的想要獲得世俗認可的成功之心,但那就是另一題了。)這樣想的話,找工作的部分也許就可以稍微不那麼迷惘一點了,因為即使最後是基於務實的考量,或是對長輩的交代,其實都不是不好的,都不是需要拿來跟夢想互相拉扯的事情。
至於「未來如果突然對文學感到厭膩怎麼辦」這一題,我覺得那其實也很正常耶。
通常我會覺得這種關卡就是在督促妳進步了,等妳跨過去,就會看到新的關於所愛的願景。
聽起來好像有點太過正面,但遠看我們正在以及將要面對的各種,事情真的就是這樣子而已。
參考看看囉~
精選心事
From:sergia
代表動物:貓咪
年齡: 26~33
職業:社工
投稿議題:人生規劃_未來的多重選擇
我目前31歲,任職在社福協會,主要工作內容也是自己所愛,職場環境也友善,可以說是完美的工作,但在夜深人靜時,總會覺得自己好想要再多挑戰、多嘗試不一樣的東西(或領域),但同時也擔心著自己,若跳脫了現在的舒適圈,我還能夠回來嗎?
同時也明白,考試、證照在這領域的重要性,但自己好難面對失敗的感覺,我想是過去成長經驗中,一直都沒有好的學習經驗。
雖然知道自己31歲還算可以有時間去嘗試、冒險,但自己好像沒有那種勇氣,希望可以給我一些建議與想法。
導師回覆
嗨sergia,
勇氣這種東西來自很多因素,有一部分跟天生的性格結構有關。
不過,天生沒有勇氣犯錯的人,性格裡也一定配備了別人沒有的隱藏能力,大概是這樣的能力,讓妳能夠成為今天的自己,做著自己所愛的工作。
我想,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妳想挑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是他人界定的精彩嗎?還是是妳自己看過而真心感到悸動的畫面?
如果是後者,那我覺得追求那份悸動的過程一定要囊括「失敗」這個篇章,不然就不好看了。活在失敗當下聽起來好像很可怕,我這樣旁觀著欣賞好像很風涼,但說真的如果遠觀,沒有失敗的人生相對就是比較無聊不是嗎?(笑)
Btw,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對於成功與失敗的定義實在太扁平了,難道事情只有這麼極端的兩種結論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一切都只是過程,我們根本不用去定義
它們?
我自己是一直有意識地活在跳脫成敗定義的觀念裡,所以也就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成功或失敗過。
我這樣過得滿好的,妳參考看看。